忧国忧民的成语故事


忧国忧民

拼音yōu guó yōu mín

基本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。

出处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寡人忧国爱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忧国忧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忧国忧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绝长续短 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今楚国虽小,绝长续短,犹以数千里。”
扬眉吐气 唐 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何惜阶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扬眉吐气,激昂青云耶?”
绳之以法 汉 冯衍《上疏自陈》:“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,绳之以法则为罪,施之以德则为功。”
一视同仁 唐 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直截了当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紫芝妹妹嘴虽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当,倒是一个极爽快的。”
视微知着
故步不离 清·张履祥《与陈乾初书》:“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无所进步,是以故步不离耳。”
举善荐贤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举善荐贤,乃美事也;卿何荐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
孜孜以求 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据、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,也为人所熟知了。”
举贤任能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